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Pachypanchax sakaramyi



Pachypanchax(粗皮將屬)是一群原產在非洲東方馬達加斯加島及其附近小島的卵生將魚
Pachypanchax於西元1933年由Myers所設立,
最初其內包含三隻魚種:
Haplochilus playfairii (現學名為Pachypanchax playfairii)
Poecilia omalonota(現學名為P. omalonotus)
Panchax sakaramyi(現學名為P. sakaramyi)

Pachypanchax裡有三種魚(頂多再加一種不確定是否真為獨立物種的P. nuchimaculatus)這樣的知維持了七十餘年。
直到西元1993年至2006年間,Paul V. Loiselle發表了四種特徵有明顯差異而足夠成為獨立種的本屬魚種。
於是,至目前為止,粗皮鱂屬底下包含了七種鑑定清楚的魚種;此外,尚有一些特徵界定尚未明朗的不同色型(color form)的個體。

我以前養過P. omalonotus
最近我取得的則是P. sakaramyi,中文名似乎是取名櫻花霓虹將
成體約6-7公分左右
體型很像粗胖版的Epiplatys
(也因此,早期在建立Epiplatys這個屬名時,其實是把Pachypanchax裡的魚種包含進去的)
飼養和繁殖看起來都不算困難。


雄魚呈紅楬至深橘色
身上有數個會帶金屬光澤的深藍或淺藍點斑

雌魚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紅尾美人 Melanotaenia australis














紅尾美人最早的發現命名記錄是在西元1875年由Castelnau所發表的,但當時所用的學名是Neoatherina australis。西元1980年,著名的澳洲魚類學家Gerald Allen對澳洲彩虹魚的分類作重新檢視,其認為紅尾美人應當算是Melanotaenia splendida大家族裡的一個亞種,是故學名記為Melanotaenia splendida australis。之後,藉由分子生物學的鑑定,確認紅尾美人為一獨立的物種,與Melanotaenia splendida的關係不若最初想像中的高,因此學名再度變更為Melanotaenia australis,使用至今。


事實上,關於紅尾美人的野外分佈狀況和生物學,目前了解的並不多。最早的模式種是來自於澳洲東部的威力烏力(Weeli Wolli)、 漢摩斯歷(Hammersley Range)與密爾斯郡(Millstream Homestead);而零零星星的調查也僅顯示紅尾美人的分佈地應當是在澳洲東部和北領地,但詳細的分佈範圍和界限至今仍不清楚。儘管如此,目前已發現許多不同的紅尾美人族群,而且不同族群間的體色花紋差異不小。















紅尾美人成魚體長根據記錄可達10 cm左右,不過國內水族市場販售的個體普遍約7-8 cm左右。雖然不同族群間的體色有所差異,但紅尾美人最主要的特徵,也是其跟其他同屬魚種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體側下半部靠近臀鰭基部的部份分佈有數條深色但斷斷續續宛如拉鏈般的線條紋路。國內長年人工繁殖而流通市面的紅尾美人屬於哪一個原生地族群早已不可考,但體側下方的拉鏈狀深色線紋極為明顯。此外,呈豬肝紅的尾鰭,對比於以帶金屬光澤的銀灰色為主的身體,可想而知其中文俗名「紅尾」美人的由來。此外,背、臀鰭緣略帶深黑色,鰭面則交錯排列著紅藍雙色,十分華麗。而淺銀灰色的身體上除了體側正中央的深色粗縱紋以及下方的拉鏈紋之外,還會交錯排列著數條帶有金屬光澤的淡金黃色縱紋,由尾鰭基部連接到鰓蓋後方。原則上,紅尾美人雄雌魚的外觀在色彩與體型尺寸上雖然相似,但在互相比較之後要分辨性別並不困難。雄魚的色彩較為飽合,各鰭亦較延伸;而雌魚色彩較淡,各鰭末端不延伸,同時成熟的雌魚腹部也比較圓潤飽滿。